find 是 Linux 中強大的搜索命令,不僅可以按照文件名搜索文件,還可以按照權(quán)限、大小、時間、inode 號等來搜索文件。但是 find 命令是直接在硬盤中進行搜索的,如果指定的搜索范圍過大,find命令就會消耗較大的系統(tǒng)資源,導致服務器壓力過大。所以,在使用 find 命令搜索時,不要指定過大的搜索范圍。
find 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:
命令名稱:find。
英文原意:search for files in a directory hierarchy.
所在路徑:/bin/find。
執(zhí)行權(quán)限:所有用戶。
功能描述:在目錄中查找文件。
命令格式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 搜索路徑 [選項] 搜索內(nèi)容find 是比較特殊的命令,它有兩個參數(shù):
第一個參數(shù)用來指定搜索路徑;
第二個參數(shù)用來指定搜索內(nèi)容。
而且find命令的選項比較復雜,我們一個一個舉例來看。
按照文件名搜索
[root@localhost ~]#find 搜索路徑 [選項] 搜索內(nèi)容選項:
-name: 按照文件名搜索;
-iname: 按照文件名搜索,不區(qū)分文件名大??;-inum: 按照 inode 號搜索;
這是 find 最常用的用法,我們來試試: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 /-name yum.conf
/etc/yum.conf
#在目錄下査找文件名是yum.conf的文件
但是 find 命令有一個小特性,就是搜索的文件名必須和你的搜索內(nèi)容一致才能找到。如果只包含搜索內(nèi)容,則不會找到。我們做一個實驗:
[root@localhost ~]# touch yum.conf.bak
#在/root/目錄下建立一個文件yum.conf.bak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 /-name yum.conf
/etc/yum.conf
#搜索只能找到y(tǒng)um.conf文件,而不能找到 yum.conf.bak 文件find 能夠找到的是只有和搜索內(nèi)容 yum.conf 一致的 /etc/yum.conf 文件,而 /root/yum.conf.bak 文件雖然含有搜索關(guān)鍵字,但是不會被找到。這種特性我們總結(jié)為:find 命令是完全匹配的,必須和搜索關(guān)鍵字一模一樣才會列出。
Linux 中的文件名是區(qū)分大小寫的,也就是說,搜索小寫文件,是找不到大寫文件的。如果想要大小通吃,就要使用 -iname 來搜索文件。
[root@localhost ~]# touch CANGLS
[root@localhost ~]# touch cangls
#建立大寫和小寫文件
[root@localhost ~]#find.-iname cangls
./CANGLS
./cangls
#使用-iname,大小寫文件通吃
每個文件都有 inode 號,如果我們知道 inode 號,則也可以按照 inode 號來搜索文件。
[root@localhost ~]#ls -i install.log
262147 install.log
#如果知道文件名,則可以用"ls -i"來査找inode號[root@localhost ~]# find.-inum 262147
./install.log
#如果知道inode號,則可以用find命令來査找文件按照 inode 號搜索文件,也是區(qū)分硬鏈接文件的重要手段,因為硬鏈接文件的 inode 號是一致的。
[root@localhost ~]# ln /root/install.log /tmp/#給install.log文件創(chuàng)建一個硬鏈接文件
[root@localhost ~]#ll -i /root/install.log /tmp/install.log262147 -rw-r--r--.2 root root 24772 1 月 14 2014/root/install.log
262147 -rw-r--r--.2 root root 24772 1 月 14 2014/tmp/install.log
#可以看到這兩個硬鏈接文件的inode號是一致的[root@localhost ~]# find /-inum 262147
/root/install.log
/tmp/install.log
#如果硬鏈接不是我們自己建立的,則可以通過find命令搜索inode號,來確定硬鏈接文件按照文件大小搜索
[root@localhost ~]#find 搜索路徑 [選項] 搜索內(nèi)容選項:
-size[+-]大?。喊凑罩付ù笮∷阉魑募?br />
這里的"+"的意思是搜索比指定大小還要大的文件,"-" 的意思是搜索比指定大小還要小的文件。我們來試試:
[root@localhost ~]# ll -h install.log
-rw-r--r--.1 root root 25K 1月 14 2014 install.log #在當前目錄下有一個大小是25KB的文件[root@localhost ~]#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.-size 25k
./install.log
#當前目錄下,査找大小剛好是25KB的文件,可以找到[root@localhost ~]# find .-size -25k
.
./.bashrc
./.viminfo
./.tcshrc
./.pearrc
./anaconda-ks.cfg
./test2
./.ssh
./.bash_history
./.lesshst
./.bash_profile
./yum.conf.bak
./.bashjogout
./install.log.syslog
./.cshrc
./cangls
#搜索小于25KB的文件,可以找到很多文件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.-size +25k
#而當前目錄下沒有大于25KB的文件
其實 find 命令的 -size 選項是筆者個人覺得比較惡心的選項,為什么這樣說?find 命令可以按照 KB 來搜索,應該也可以按照 MB 來搜索吧。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.-size -25m
find:無效的-size類型"m"
#為什么會報錯呢?其實是因為如果按照MB來搜索,則必須是大寫的M這就是糾結(jié)點,千字節(jié)必須是小寫的"k",而兆字節(jié)必領是大寫的"M"。有些人會說:"你別那么執(zhí)著啊,你就不能不寫單位,直接按照字節(jié)搜索?。?quot;很傻,很天真,不寫單位,你們就以為會按照字節(jié)搜索嗎?我們來試試:
[root@localhost ~]# ll anaconda-ks.cfg
-rw-------.1 root root 1207 1 月 14 2014 anaconda-ks.cfg#anaconda-ks.cfg文件有1207字芳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.-size 1207
#但用find查找1207,是什么也找不到的
也就是說,find 命令的默認單位不是字節(jié)。如果不寫單位,那么 find 命令是按照 512 Byte 來進行査找的。 我們看看 find 命令的幫助。
[root@localhost ~]# man find
-size n[cwbkMG]
File uses n units of space. The following suffixes can be used:
'b' for 512-byte blocks (this is the default if no suffix is used)#這是默認單位,如果單位為b或不寫單位,則按照 512Byte搜索'c' for bytes
#搜索單位是c,按照字節(jié)搜索
'w' for two-byte words
#搜索單位是w,按照雙字節(jié)(中文)搜索
'k'for Kilobytes (units of 1024 bytes)
#按照KB單位搜索,必須是小寫的k
'M' for Megabytes (units of 1048576 bytes)#按照MB單位搜索,必須是大寫的M
'G' for Gigabytes (units of 1073741824 bytes)#按照GB單位搜索,必須是大寫的G
也就是說,如果想要按照字節(jié)搜索,則需要加搜索單位"c"。我們來試試: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.-size 1207c
./anaconda-ks.cfg
#使用搜索單位c,才會按照字節(jié)搜索
按照修改時間搜索
Linux 中的文件有訪問時間(atime)、數(shù)據(jù)修改時間(mtime)、狀態(tài)修改時間(ctime)這三個時間,我們也可以按照時間來搜索文件。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搜索路徑 [選項] 搜索內(nèi)容選項:
-atime [+-]時間: 按照文件訪問時間搜索
-mtime [+-]時間: 按照文改時間搜索
-ctime [+-]時間: 按照文件修改時間搜索
這三個時間的區(qū)別我們在 stat 命令中已經(jīng)解釋過了,這里用 mtime 數(shù)據(jù)修改時間來舉例,重點說說 "[+-]"時間的含義。
-5:代表@內(nèi)修改的文件。
5:代表前5~6天那一天修改的文件。
+5:代表6天前修改的文件。
我們畫一個時間軸,來解釋一下:
每次筆者講到這里,"-5"代表 5 天內(nèi)修改的文件,而"+5"總有人說代表 5 天修改的文件。要是筆者能知道 5 天系統(tǒng)中能建立什么文件,早就去買彩票了,那是未卜先知啊!所以"-5"指的是 5 天內(nèi)修改的文件,"5"指的是前 5~6 天那一天修改的文件,"+5"指的是 6 天前修改的文件。我們來試試:
[root@localhost ~]#find.-mtime -5
#查找5天內(nèi)修改的文件
大家可以在系統(tǒng)中把幾個選項都試試,就可以明白各選項之間的差別了。
find 不僅可以按照 atmie、mtime、ctime 來査找文件的時間,也可以按照 amin、mmin 和 cmin 來査找文件的時間,區(qū)別只是所有 time 選項的默認單位是天,而 min 選項的默認單位是分鐘。
按照權(quán)限搜索
在 find 中,也可以按照文件的權(quán)限來進行搜索。權(quán)限也支持 [+/-] 選項。我們先看一下命令格式。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 搜索路徑 [選項] 搜索內(nèi)容選項:
-perm 權(quán)限模式:査找文件權(quán)限剛好等于"權(quán)限模式"的文件-perm -權(quán)限模式:査找文件權(quán)限全部包含"權(quán)限模式"的文件-perm +權(quán)限模式:査找文件權(quán)限包含"權(quán)限模式"的任意一個權(quán)限的文件為了便于理解,我們要舉幾個例子。先建立幾個測試文件。
[root@localhost ~]# mkdir test
[root@localhost ~]# cd test/
[root@localhost test]# touch testl
[root@localhost test]# touch test2
[root@localhost test]# touch test3
[root@localhost test]# touch test4
#建立測試目錄,以及測試文件
[root@localhost test]# chmod 755 testl
[root@localhost test]# chmod 444 test2
[root@localhost test]# chmod 600 test3
[root@localhost test]# chmod 200 test4
#設定實驗權(quán)限。因為是實驗權(quán)限,所以看起來比較別扭[root@localhost test]# ll
總用量0
-rwxr-xr-x 1 root root 0 6月 17 11:05 testl -r--r--r-- 1 root root 0 6月 17 11:05 test2-rw------- 1 root root 0 6月 17 11:05 test3-w------- 1 root root 0 6月 17 11:05 test4#查看權(quán)限
【例 1】"-perm權(quán)限模式"。
這種搜索比較簡單,代表査找的權(quán)限必須和指定的權(quán)限模式一模一樣,才可以找到。
[root@localhost test]#find.-perm 444
./test2
[root@localhost test]#find.-perm 200
./test4
#按照指定權(quán)限搜索文件,文件的權(quán)限必須和搜索指定的權(quán)限一致,才能找到【例 2】"-perm-權(quán)限模式"。
如果使用"-權(quán)限模式",是代表的是文件的權(quán)限必須全部包含搜索命令指定的權(quán)限模式,才可以找到。
[root@localhost test]#find .-perm -200
./test4 <-此文件權(quán)限為200
./test3 <-此文件權(quán)限為600
./testl <-此文件權(quán)限為755
#搜索文件的權(quán)限包含200的文件,不會找到test2文件,因為test2的權(quán)限為444,不包含200權(quán)限因為 test4 的權(quán)限 200(-w-------)、test3 的權(quán)限 600(-rw-------)和 test1 的權(quán)限 755(-rwxr-xr-x) 都包含 200(--w-------) 權(quán)限,所以可以找到;而 test2 的權(quán)限是 444 (-r--r--r--),不包含 200 (--w-------)權(quán)限,所以找不到,再試試:
[root@localhost test]# find .-perm -444
.
./test2 <-此文件權(quán)限為444
./test1 <-此文件權(quán)限為755
#搜索文件的權(quán)限包含444的文件
上述搜索會找到 test1 和 test2,因為 test1 的權(quán)限 755 (-rwxr-xr-x)和 test2 的權(quán)限 444 (-r--r--r--)都完全包含 444 (-r--r--r--)權(quán)限,所以可以找到;而 test3 的權(quán)限 600 (-rw-------)和 test4 的權(quán)限 200 (-w-------)不完全包含 444 (-r--r--r--) 權(quán)限,所以找不到。也就是說,test3 和 test4 文件的所有者權(quán)限雖然包含 4 權(quán)限,但是所屬組權(quán)限和其他人權(quán)限都是 0,不包含 4 權(quán)限,所以找不到,這也是完全包含的意義。
【例 3】"-perm+權(quán)限模式"
剛剛的"-perm-權(quán)限模式"是必須完全包含,才能找到;而"-perm+權(quán)限模式"是只要包含任意一個指定權(quán)限,就可以找到。我們來試試:
[root@localhost test]# find .-perm +444
./test4 <-此文件權(quán)限為200
./test3 <-此文件權(quán)限為600
./testl <-此文件權(quán)限為755
#搜索文件的權(quán)限包含200的文件,不會找到test2文件,因為test2的權(quán)限為444,不包含200權(quán)限。
因為 test4 的權(quán)限 200 (--w-------)、test3 的權(quán)限 600 (-rw-------)和 test1 的權(quán)限 755 (-rwxr-xr-x)都包含 200(--w-------)權(quán)限,所以可以找到;而 test2 的權(quán)限是 444 (-r--r--r--),不包含 200 (--w-------)權(quán)限,所以找不到。
按照所有者和所屬組搜索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 搜索路徑 [選項] 搜索內(nèi)容選項:
-uid 用戶 ID:按照用戶 ID 査找所有者是指定 ID 的文件-gid 組 ID:按照用戶組 ID 査找所屬組是指定 ID 的文件-user 用戶名:按照用戶名査找所有者是指定用戶的文件-group 組名:按照組名査找所屬組是指定用戶組的文件-nouser:査找沒有所有者的文件
這組選項比較簡單,就是按照文件的所有者和所屬組來進行文件的査找。在 Linux 系統(tǒng)中,絕大多數(shù)文件都是使用 root 用戶身份建立的,所以在默認情況下,絕大多數(shù)系統(tǒng)文件的所有者都是 root。例如:
[root@localhost ~]#find.-user root
#在當前目錄中査找所有者是 root 的文件
由于當前目錄是 root 的家目錄,所有文件的所有者都是 root 用戶,所以這條搜索命令會找到當前目錄下所有的文件。
按照所有者和所屬組搜索時,"-nouser"選項比較常用,主要用于査找垃圾文件。在 Linux 中,所有的文件都有所有者,只有一種情況例外,那就是外來文件。比如光盤和 U 盤中的文件如果是由 Windows 復制的,在 Linux 中査看就是沒有所有者的文件;再比如手工源碼包安裝的文件,也有可能沒有所有者。
除這種外來文件外,如果系統(tǒng)中發(fā)現(xiàn)了沒有所有者的文件,一般是沒有作用的垃圾文件(比如用戶刪除之后遺留的文件),這時需要用戶手工處理。搜索沒有所有者的文件,可以執(zhí)行以下命令: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/-nouser
按照文件類型搜索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 搜索路徑 [選項] 搜索內(nèi)容選項:
-type d:查找目錄
-type f:查找普通文件
-type l:查找軟鏈接文件
這個命令也很簡單,主要按照文件類型進行搜索。在一些特殊情況下,比如需要把普通文件和目錄文件區(qū)分開,比如需要把普通文件和目錄文件區(qū)分開,使用這個選項就很方便。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 /etc -type d
#查找/etc/目錄下有哪些子目錄
邏輯運算符
[root@localhost ~]#find 搜索路徑 [選項] 搜索內(nèi)容選項:
-a:and邏輯與
-o:or邏輯或
-not:not邏輯非
1) -a:and邏輯與
find 命令也支持邏輯運算符選項,其中 -a 代表邏輯與運算,也就是 -a 的兩個條件都成立,find 搜索的結(jié)果才成立。
舉個例子: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.-size +2k -a -type f#在當前目錄下搜索大于2KB,并且文件類型是普通文件的文件在這個例子中,文件既要大于 2KB,又必須是普通文件,find 命令才可以找到。再舉個例子: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.-mtime -3 -a -perm 644#在當前目錄下搜索3天以內(nèi)修改過,并且權(quán)限是644的文件2) -o:or邏輯或
-o 選項代表邏輯或運算,也就是 -o 的兩個條件只要其中一個成立,find 命令就可以找到結(jié)果。例如:
[root@localhost ~]#find.-name cangls -o -name bols./cangls
./bols
#在當前目錄下搜索文件名要么是cangls的文件,要么是bols的文件-o 選項的兩個條件只要成立一個,find 命令就可以找到結(jié)果,所以這個命令既可以找到 cangls 文件,也可以找到 bols 文件。
3) -not:not邏輯非
-not是邏輯非,也就是取反的意思。舉個例子: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.-not -name cangls#在當前目錄下搜索文件名不是cangls的文件
其他選項
1) -exec選項
這里我們主要講解兩個選項"-exec"和"-ok",這兩個選項的基本作用非常相似。我們先來看看 "exec"選項的格式。
[root@localhost ~]# find 搜索路徑 [選項] 搜索內(nèi)容 -exec 命令2{}\;首先,請大家注意這里的"{}"和"\;"是標準格式,只要執(zhí)行"-exec"選項,這兩個符號必須完整輸入。
其次,這個選項的作用其實是把 find 命令的結(jié)果交給由"-exec"調(diào)用的命令 2 來處理。"{}"就代表 find 命令的査找結(jié)果。
我們舉個例子,剛剛在講權(quán)限的時候,使用權(quán)限模式搜索只能看到文件名,例如:
[root@localhost test]#find.-perm 444
./test2
如果要看文件的具體權(quán)限,還要用"ll"命令査看。用"-exec"選項則可以一條命令搞定:
[root@localhost test]# find.-perm 444 -exec ls -l {}\;-r--r--r-- 1 root root 0 6月 17 11:05 ./test2#使用"-exec"選項,把find命令的結(jié)果直接交給"ls -l"命令處理"-exec"選項的作用是把 find 命令的結(jié)果放入"{}"中,再由命令 2 直接處理。在這個例子中就是用"ls -l"命令直接處理,會使 find 命令更加方便。
2) -ok選項
"-ok"選項和"-exec"選項的作用基本一致,區(qū)別在于:"-exec"的命令會直接處理,而不詢問;"-ok"的命令 2 在處理前會先詢問用戶是否這樣處理,在得到確認命令后,才會執(zhí)行。例如:
[root@localhost test]# find .-perm 444 -ok rm -rf{}\;<rm…./test2>?y <-需要用戶輸入y,才會執(zhí)行#我們這次使用rm命令來刪除find找到的結(jié)果,刪除的動作最好確認一下
》》》傳智播客linux培訓班,帶你從新手到大神,咨詢右下角窗口咨詢開班時間《《《